完美体育官方网站中国体育品牌60年新中国60年,中国体育服装行业逐步发展成为当今中国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中国体育服装产业从无到有,60年里经历了大约四个发展阶段。改革开放前30年规模小,发展慢,而且只算是纺织行业里的一个小分类。1979-1992年期间为探索阶段,一批老品牌借助改革春风和国外品牌的介入,重新焕发青春,并带动一批新型品牌的涌现。1992-2001年,以李宁公司为代表的中国服装品牌进入真正的体育服装市场,并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产业规模。2001年至今,在北京奥运会的申办和举办推动下,中国体育服装业进入高速发展期,以安踏、乔丹等企业的强势上升让中国体育服装业逐渐在世界上确立地位。
上世纪80年始,中国体育服装产业进入摸索和起步期。外国知名品牌陆续进入中国,美国耐克公司就在上海、天津建立了运动鞋厂,1981年耐克和中国篮球国家队签订了广告协议;日本美津浓也与中国女排签订了合同,并提供赞助。这些早期进入中国的外国品牌给中国体育服装产业带来很大影响,一些老品牌开始复苏,如双星、回力、梅花、双钱等;新的品牌在广东、浙江等地出现,如康威、十佳、格威特、奇安特、英派斯等。这个时期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,从过去的先需求后供给的计划体制,逐步变成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市场经济。这个时期的品牌虽然在后来的市场大潮中陆续被淘汰,但为中国体育服装产业的发展起到领军作用。
1 990年北京亚运会成功举办,这是我国第一次举办综合性大型国际运动会,中国体育品牌纷纷在这次运动会上亮相。李宁公司在这时成立,并逐渐发展成为上世纪90年代中国最知名的国产体育品牌。李宁公司从一开始就定位中高端,多产品、多类别的发展方向,带动大批企业从过去的鞋类产品代加工(OEM)转为体育服装行业。运动服和运动鞋被中国企业在实践中合并在一起,被业内统一看作体育服装用品,并逐渐成为带动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流。
更典型的例子是安踏。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,安踏集团已经发展成为几乎与李宁齐名的中国体育服装品牌。从2008年年度报表上看,李宁产值超过60亿港币,安踏超过50亿港币。很多公司没有上市,无法统计具体数字,但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装备中心的估算,年产值在30-40亿人民币的体育服装企业中国有10多家。
中国体育产业的产值到底有多大很难估算。国家统计局直到最近才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进行统计,预计数字在今年年底可以公布。仅从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来看完美体育官方网站,目前在中国市场,除了耐克和阿迪达斯,其他国外品牌市场份额都不大,基本上都是国产品牌的天下。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装备中心主任马继龙说:“我们无法估计到底有多少(产值),有数字说是300亿(人民币),但这肯定是不对的,就把这10多个企业的产值相加也不止这个数。我们只能提供这样的数据,李宁在全国有6000家店铺,安踏、乔丹有5000家,鸿星尔克等有3000家,算算这些店铺就知道我们有多大的市场价值了。”
要说中国第一个知名的体育服装品牌,那就是天津的梅花。与上海红双喜、回力、天津利生这些体育器材品牌不同,梅花是真正靠体育服装成名的中国品牌。
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,中国代表团穿着正面印有大大的“中国”两字的梅花牌领奖服,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服装的发展。梅花并不是靠奥运会出名的,上世纪60-80年代期间梅花牌已经深入人心,从国家队到各省市级运动队,很多都以梅花运动服作为专业运动服。甚至有消费者用“永远的经典,不朽的品牌”来描述梅花牌。但由于之后中外服装品牌的冲击,梅花很快衰落下去。
1990年,李宁公司从广东起步。借用奥运会体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军李宁的名气,李宁品牌很快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名牌,时至今日,“李宁”仍旧是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佼佼者。
北京申奥成功,成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又一个助推器。从2001年至今9年时间里,在广东、浙江、福建等地兴起上万家体育服装企业。安踏、361度、特步、乔丹、德尔惠、鸿星尔克等企业产值年年快速增长,改变了李宁品牌独霸中国市场的局面。以福建乔丹公司为例,这个1998年成立的服装品牌早期只是全国上千个体育服装品牌中的小弟,到2002年年产值还只有1.2亿人民币。但在短短六年多时间里,该公司年销售额已经突破30亿(2008年)。乔丹公司总经理倪振年坦诚地说:“就是奥运会的成功申办给我们公司带来了机遇,让我们从几千万的小品牌发展成为几十亿的大公司。最近五年是我们的高速发展期,也是中国体育服装产业的高速发展期。”